见第 条注 阳明与黄绾、应良议论圣学为什么这么长时间不能彰明
见第6条注3。阳明与黄绾、应良议论圣学为什么这么长时间不能彰明。学者如果想成为圣人,必须廓清自己的心体,不能留下纤毫的杂染,只有这样真性才能见到,方才有保持涵养的地方。应良怀疑这样做太难。
阳明说:“圣人的心就像明镜,自然没有纤毫的尘染,自然不用打磨的工夫。但是常人的心,就像污垢斑斑的镜子一样,必须痛下打磨的工夫才可以。才去拂拭便会去掉,也不费什么力气。到这才能见到仁体。如果不能去掉这些尘埃污垢,其间虽也有一点光明的地方,尘埃落在上面也能知道,才拂拭便能去掉。至于尘埃堆积在上面,终究不能拂拭掉。这就是学知利行和困知勉行的区别。千万别认为是繁难就去怀疑。大概而言,人情总是喜易而恶难,其间也是有私意习气遮蔽,但看破之后,自然就不觉得繁难了。古人有出生入死而以为乐的,也是因为见到这个道理。以前还未见到这个意思,这个工夫自然没有可讲的地方。如今既然已经见到这层意思,却喜易而恶难,就会落入禅释那里去了。”
216/48
是月,舒柏有『敬畏累洒落』之问 ,刘侯有『入山养静』之问 2 。
先生曰:『君子之所谓敬畏者,非恐惧忧患之谓也,戒慎不睹,恐惧不闻之谓耳 3 。君子之所谓洒落者,非旷荡放逸之谓也,乃其心体不累于欲,无入而不自得之谓耳。夫心之本体,即天理也。天理之昭明灵觉,所谓良知也。君子戒惧之功,无时或间,则天理常存,而其昭明灵觉之本体,自无所昏蔽,自无所牵扰,自无所歉馁愧怍。动容周旋而中礼 4 ,从心所欲而不逾 5 ,斯乃所谓真洒落矣。是洒落生于天理之常存,天理常存生于戒慎恐惧之无间。孰谓敬畏之心反为洒落累耶?』
谓刘侯曰:『君子养心之学,如良医治病,随其虚实寒热而斟酌补泄之。要在去病而已。初无一定之方,必使人人服之也。若专欲入坐穷山绝世,故屏思虑,则恐既已养成空寂之性,虽欲勿流于空寂,不可得矣。』
舒柏:字国用,靖安(江西)人。
刘侯:情况不详。
- 爰叔因此为董偃求见武帝出谋划策让太主假装有病不能朝见武帝武帝[图]
- 梅花粉墙低梅花照眼依然旧风味露痕轻缀疑净洗铅华无限佳丽去年胜[图]
- 潘岳妙有姿容好神情少时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者莫不连手共萦之左太[图]
- 一、《羽林郎》辛延年昔有霍家奴姓冯名子都依倚将军势调笑酒家胡[图]
- “睹”《道藏》本、刘绩《补注》本同王念孙《读书杂志》认为不当[图]
- 济事成功桓宣武府桓温的幕府履屐泛指鞋子这里喻指小事容也许或许[图]
- 缮性秋水至乐达生山木田子方知北游杂篇 庚桑楚徐无鬼[图]
- 第五三则凡事谨守规模 必不大错;一生但足衣食便称小康 规模规[图]
- 又西一百五十里曰独苏之山无草木而多水[图]
- 惟思念牵挂 兆众人雠(chóu)仇恨怨恨 疾急切极力竭尽忠诚[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