贼杀除掉彻天下者天下通之意谓能使天下人明晰表达见识的天下人就
贼:杀,除掉。
彻天下者,天下通之:意谓能使天下人明晰表达见识的,天下人就会归顺他。彻,明,显明。通,顺,归顺。施子美曰:“此言上以情示乎下,则天下必以其情而达之。彻者,彻其情而示之以无所隐也。彼见上以情示之,则亦必以情应之,此所以天下通之也。”朱墉《直解》曰:“彻,识见明朗也。通,向顺也。”
安天下者,天下恃之:意谓使天下人生活安定的,天下人就会依靠他。施子美曰:“言有以因其俗,则彼必资是以乐其业,安者使之安止其所,生水安水,生陵安陵,彼既获其安,则必归所恃,此天下所以恃之也。”
(13)危天下者,天下灾之:意谓使天下人陷入危殆的,天下人就会把他看成祸害。施子美曰:“若夫不有以安之,而反有以危之,则彼不安于其所,而思祸变之作,此所以灾之也。”
(14)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唯有道者处之:意谓天下不是某一个人的天下,只有道德高尚的人,才能治理好天下。处,处理,治理。施子美曰:“惟非一人之天下,故天下不能私一人,而一人亦不能求天下。必其有以施之,而后天下以是报之。苟非其道,必不能之矣,故惟有道者乃能处之。昔者文武之兴,仁政之施,所以利天下也。救民水火,所以生天下也。明誓之告,所以彻天下也。一怒之威,所以安天下也。文武之君,惟以是施之,宜天下启之、德之、通之、恃之而咸与归之也。文武之君,非有道之主,则亦何以能处此也?此《书》称武王曰有道曾孙,宜其可以处此也,天下安得不周?”朱墉引《开宗》曰:“此言王者之道必有包括天下气象,而后天下可以惟我所为,惟我所处。”朱墉《全旨》曰:“此章言人君欲有为于天下,不于天下求之也。贵有六者之全德,苟有一二之未全,虽强天下以从我,而亦有所不能。故治己所以治人,观民先于观我,环至而立效,有非可以勉强所能得者也。复推出人心向背之机,总由于己德之厚薄,更见策励人君处。”张烈在《〈六韬〉的成书及其内容》一文中说:“‘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惟有道者处之’的明君观,这种观点出自《逸周书》。”《逸周书·殷祝解》云:“汤曰:‘此天子位,有道者可以处之。天下非一家之有也,有道者之有也。’”钮先钟说:“这一篇所讨论者是一个非常广泛的问题,即‘何如而可为天下政’?简言之,也就是如何能够建立世界秩序,似乎是儒家‘平天下’观念的引申。……这的确是一种具有宏观的理论,其关键在于一个‘盖’字。换言之,必须重视整体,重视全局。”
文王问太公道:“怎样做才可以治理好天下呢?”
太公答道:“以宏大的器量覆盖天下,这样做了以后就能容纳天下;用诚信覆盖天下,这样做了以后就能约束天下;用仁慈覆盖天下,这样做了以后就能安抚天下;用恩惠覆盖天下,这样做了以后就能保住天下;用权力覆盖天下,这样做了以后才能不失去天下;遇事果断不疑惑,犹如天命不可改变,时令更替不能变易。上述这六个条件齐备,都按照这样做了就可以治理天下政事了。所以让天下人获利的,天下人就会与他一起开创事业;让天下人受害的,天下人就会阻塞他的事业;使天下人得以生存的,天下人就会感激他;使天下人遭到杀戮的,天下人就会除掉他;使天下人能够明晰表达见识的,天下人就会归顺他;使天下人生活困窘的,天下人就会憎恨他;使天下人生活安定的,天下人就会依靠他;使天下人陷入危殆的,天下人就会把他看成祸害。天下不是某一个人的天下,只有道德高尚的人,才能治理好天下。”
三疑第十七
武王问太公曰:“予欲立功,有三疑:恐力不能攻强、离亲、散众,为之奈何?”
- 擥同“揽”此处指揩伫眙久立直视结结言诒赠予申旦申明一说天天重[图]
- 《诗经·周南》螽斯羽诜诜兮宜尔子孙振振兮 《诗经·周南[图]
- 不肖者指没有作为的人公孙鞅说“您所说的这些话正是世俗的言论平[图]
- 惊女此句与下句问伯夷、叔齐隐首阳山之事《文选·辨命论》注引《[图]
- 人世沧桑有德行的人离我们越来越远了后来人不再见得到他们高尚美[图]
- 夜月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图]
- 接受不接受楚国提出的谈判条件呢?晋军将领们的意见有些分歧狐偃[图]
- 濯发洗发洧(wěi)盘神话中水名保恃信美真美来乃就览相观三个[图]
- 独钓无聊此句化用柳宗元《江雪》“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句意[图]
- 陈去疾 (生卒年代不详)侯官人元和十四年 进士西上辞[图]